1.而立指30岁,不惑指40岁,知天命指50岁。
2.“而立“、”不惑“、”知天命“,都是古代年龄称谓。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,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,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。
3.现在常说的“而立之年”、“不惑之年”、“知命之年”,则来自于《论语·为政篇》的记载:“子曰: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从心所欲不距。”其意也就是“孔子说: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,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,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,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,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,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。”
古人云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说的就是人在三十岁应该可以立起门户,独当一面了。四十不惑说的是四十岁的时候,对事物理解有了自己的见解,不再迷茫疑惑。五十知天命说的是五十岁是什么样子,这辈子就这样子了,所以知道自己这辈子就是这个样子,命运如何了!
所以不惑是四十岁,感天命是五十岁,不惑而感天命就是四十多岁将近五十的年纪!
50岁。
孔子在齐国居住了三年,一心希望能为齐景公服务,让其接受自己的“仁政”思想,但为齐相晏婴所阻,感到非常失望,于是返回鲁国重新拿起教鞭,以做学问和教书育人来弥补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,也因此而领悟了更多的事理,那时正是孔子四十岁左右的时候,所以孔子才发出“四十而不惑”的感慨。也因此才有了《论语·为政篇》里的:“子曰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不惑是指40岁,感天命是50岁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乐知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zhih.com/lezhi-202303-3189.html
评论列表(1条)
我是乐知号的签约作者“lezhih”希望本篇文章《不惑而感天命是多少岁 知天命是多少岁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